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昨天(11日)在福建福州打响。本次大赛致力于“
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昨天(11日)在福建福州打响。
本届大赛围绕“提升数字技能,更好发挥主体作用”的主题,紧扣当前产业升级和创新技术的现实需求。它设置了三个最终工种:机器人系统运维人员、数据安全管理员和无人机装配维护工,以及两个观察工种: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操作员和无人机飞行员。
福建代表队比赛 林宇豪:为了这次比赛,我们第一阶段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和实战训练。我期望通过这个全国领先的平台,可以与各界高手同台竞技,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。
据介绍,自推出以来截至目前,全国各省(区、市)超过300万名职工参加线上军事训练和技能竞赛,省选拔赛参赛人数超过8000人。共有来自全国32支队伍的343名顶尖选手进入决赛。
比赛现场还设置了员工数字化应用成果展,致力于展示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应用成果,打造“以智聚智、以展促产”的数字化生态链。
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经济部副部长钱伟:本次大赛,我们系统梳理了各领域数字应用技术的优秀成果和创新成果从2023年第一届比赛到2025年,为期两年,在全国范围内进行,让我们的参赛者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技术在未来有用。
据了解,本次比赛的决赛将持续三天。通过理论分析、实践竞赛、场景应用等多维度竞赛,充分评价选手数字技能的综合素质。最终评选出个人奖和团体奖。
无人机“几乎出局”
以有竞争力的技能赋能低收入经济
近年来,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,无人机以高效、安全、智能的优势重构了行业的运维模式。
本次比赛设置了多个无人机相关比赛项目,模拟农业收割、地理测绘、地震搜救等多种场景,以精准控制和创新应用考验员工在无人机数字化领域的良好技能。
起飞、穿梭、扫码……在无人机组装与维护的比赛现场,选手们专注于操控手中的设备。有时它们增加高度,有时它们盘旋在马洛速度上,速度和准确性之间发生竞争。第一步是飞行任务规划会议。现场共设置了20个不同高度、大小的二维码。参赛者必须控制无人机成功穿过障碍物并准确捕捉二维码图像。在随后的无人机维修环节中,参赛者要在15分钟内找到主要部件故障并迅速修复。
除了硬核的安装配置维护大赛外,还将同期举办无人机驾驶比赛,现场模拟多种应用场景。光伏板清洗、车辆追击等通信场景。在橙子采摘比赛中,参赛者要控制无人机在10分钟内准确地从树上采摘果实。橙子落在指定地点,根据收获的果实数量计算分数。所有这些都考验玩家控制无人机的能力。
无人机安装维修工比赛 吴忠凯:比赛的重点更多的是无人机各种应用的创新和实现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无人机的新知识,并可能将这些技术融入到我未来的工作中。



